笔趣阁小说 > 长子嫡孙 > 27、提笔画

27、提笔画

手中, 不知何时多了一叠考题,随即一张张发到了他们手中。

谢接过考题,便将思绪沉淀下来,凝眸去看上面的内容,可这一看,身子便僵住了,面上神色也不由得木了一瞬。

盖因考题只有一个符号“○”和一句话。

没错,是“○”,而不是阿拉伯数字中的“零”。

如果只是这道看似无厘头的题目,倒也不至于让谢为难,真正使他头疼地却是后面的那句话:以此为题作一幅画。

虽然谢是一个成年人的灵魂,但毕竟这副身体还是个十岁的小少年,不是超人,精力有限,学的东西也各有侧重,平日多半把精力与时间都花费在读书练字与骑射之上。

自然对于作画这种他不如何感兴趣的事,便只是略有涉猎,并不精通。

可谁知书院复试竟是作画?

谢心下不免叹了口气,眉头也轻皱起来。

看来这一回能不能入林先生门下,真的是悬了。

直到旁边的人都开始提笔动作了起来,他才放下考题,拿起磨条开始缓缓地研墨。

罢了,不擅长又能如何?

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临阵退缩是不可能的,只能硬着头皮上,若是自己只有六十分的能力,便尽量发挥出七十分,八十分,也算是全力以赴,无愧于心了。

这样想通之后,他手底下研墨的动作便流畅起来,没一会儿,墨便好了。

谢提起笔,蘸饱了墨,随之便在空白的纸上开始深一笔,浅一笔地涂抹勾画了起来,令他为难的是作画本身,而对于他要画什么,却是早已心有定论。

或许是这幅画儿并不复杂,只一会儿,他便收势,在旁边题上自己的名字,将手中的笔放回原处,画作已然完成。

只见方才还空白一片的纸上,此刻出现了一面铜镜,尽管有些地方略为抽象,但这确确实实是明眼人一下子便能看出来的,一面铜镜。

在拿到这道题的时候,谢脑中便想起了这样一句话。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也因此,他这幅画中真意,便是如此。

至于林先生等能不能看出来,丝毫不用怀疑。

放下笔,谢便安安静静地坐着等待交卷了,并没有像初试那般提前交卷,盖因对这幅画的期望值确实不怎么高……

不过他没想提前交卷,在他前方坐着的几位先生却已经注意到了他,看他已经答完了,林行道跟谭渊对视了一眼,便由林行道出言道:“谢。”

骤然听闻自己的名字,打断了谢有些神游的思绪,他眨了眨眼,片刻后便站起身来,对林行道躬身一揖,口中应道:“学生在。”

林行道见状,不免又满意地捋了捋胡子,面上却还佯作严肃,继续说道:“我看你已经答完了,便将考卷交上来吧。”

谢一听这话,也只得应下,拿起已经干了的画,上前交到林行道手中。

就在他前去交卷的时候,除了还未作完画的人,其他已经作完却没有放下笔的考生们也好奇地抬头看他,好奇这位初试的第一名是个什么模样。

而那一头,不出谢所料的,林行道一将视线投在他这幅画上,便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还一边将画递给身边的谭渊,谭渊眼中略带迷茫地接了过来,低下头一看,也不免错愕之余,又有些想笑了。

谢听见林行道的笑声,面上也不由得有些微热,心道日后定要勤练画技才好,不能以为它不甚重要便不以为意。

只见这二人看完之后,便将他这幅画作传给旁人。林行道便对谭渊笑道:“怎么样?谭师兄?”

又见谭渊虽是摇了摇头,但却是无奈中又带了丝遗憾地道:“罢了,此子合该入你门下。”

谢倏然闻言,直接便愣在原地。

林行道瞥到谢这副神色,又想笑了,这才像是个十岁的少年郎嘛,初试文章中像个小夫子,虽令人惊艳,却怎么看都跟他的年纪不符,让人忍俊不禁。

原是谢不知,如复试这般,并不过分看重才学了,毕竟能进复试的学生,都是过得去的。

复试只是为了观望一番这些考生的性情心境,入哪位先生门下,只看他们合适不合适罢了。

如谢,从这幅画儿中流露出来的心境,正是更合林行道的意,与谭渊只能说没有师徒缘法了。

也正是因此,谭渊才对林行道说出了那句话。

就在谢刚愣过神儿来后,抬眸便望见崔知著与范应期也同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准备交卷。

长子嫡孙最新章节93、番外 一免费阅读

手机免费阅读地址:27、提笔画

长子嫡孙首发网站笔趣阁小说域名:bqgcn.com

网友热搜关键词:年代年代文快穿七零直播八零六零末世九零女配千金万人迷清穿种田美食重生香江红楼穿书吃瓜咸鱼天灾星际娱乐圈历史公主美人心声秦始皇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