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 我妻薄情 > 572. 看历史 《戏说夏史》(后人系列)……

572. 看历史 《戏说夏史》(后人系列)……

缘故, 增设尚宝女官,擢升为四品。

这时候,尚宝女官的职能就和一十四监中的尚宝监重合了。但女官和宦官都是皇帝的家仆,当时并没有人在意,直到祝棫临死令程丹若代掌宝玺。

好了,她身上兼并了尚宝卿的职责。

要知道,按照古代的流程,宝玺的使用有三道关卡:女官保管印玺,尚宝监取还印玺,尚宝卿使用印玺。

设立这样的分工,就是为了防止滥用,互相制衡。

但世宗末年情况特殊,祝棫的亲妈病了,田太后的身体也很不好,无力垂帘,妃嫔里估计也没什么能托付的人。

祝棫没有办法,就灵活变通了一下,合并了这三项岗位的职能,间接让程丹若获得了干政的权力。

她终于能够名正言顺地加入到政治中,而这个起点,其实也注定了她的终点。

这是一条为臣之路,而不是为君之道。

但在古代,混官场不是件容易的事。

程丹若得到尚宝之位,就好像读书人中了进士,前半生的努力到此为止,后面的路从头开始。

看看庆天元年的配置。

杨峤五十出头,年富力强,曹纲六十,三十年资历,薛聪六十差一点,谢威五十五,冯源也差不多。

这班底正处于能打又能熬的岁数,人均老资历,想出头谈何容易?

程丹若大概也知道这一点。

她花了很多年为自己布局。

我总结了她的动作,可以归纳为三点:晋商的钱、西南的兵、江南的笔。

这三点每一个都值得展开细说。-

1、钱、钱、钱

众所周知,晋商是在夏朝崛起的,他们抓住了夏朝与蒙古的互市机遇,借着政策的东风乘势而起。

据府志记载,山西最繁茂的产业就是毛纺织和煤矿,特别是毛纺织,“家家有织女,户户养牛羊”,与江南蚕丝业并为两大工业支柱。

当时,山西一带的纺织业完备到什么程度呢?

官府层面上,朝廷规定,百姓自家养的牛羊数量不能超过五头,超过就要额外收税,以免毁坏耕田。同时,降低进口羊毛的关税,鼓励商人买蒙古的羊毛。

国家用这样的规定,避免国内的畜牧业了侵占农业生产。

民间,牛羊本身可以买卖,羊毛用来纺织,不管是毛线还是绒布,产量都很高,牛耕田之外,也用来种牛痘,发过牛痘的牛在交易时可以减免赋税,这就很好地促进了牛痘的接种。

家里贫困的,妇女在家纺织毛线,收个手工费,有钱一点的置备纺织机,自家用和租出去都有进账。

产出的毛线国内市场消化,绒布大量出口,远销欧洲不说,还反销回了蒙古。

蒙古的老百姓也没什么意见。

牧民们通过互市,能够交换到日常所需的铁锅、盐茶、棉布,不需要劫掠就能熬过冬天,羊毛一年年收,属于可持续发展。

而于大夏的百姓来说,没有了胡人南下侵略的担忧,也就不需要逃难,地里的收成只要过得去,就饿不死。

又引入了红薯、玉米、花生之类的外来品种,抗风险能力增加,手头上也能攒下钱了。

百姓有了钱,商业就随之繁荣。

晋商通过纺织业积攒了大量钱财,便不再满足于商人的身份,渴望阶级跃升。他们多方游(砸)说(钱),致力于提高商人的地位。

砸钱最多的就是程丹若。

有文

我妻薄情最新章节624. 《四一集》 情之至也(全文……免费阅读

手机免费阅读地址:572. 看历史 《戏说夏史》(后人系列)……

我妻薄情首发网站笔趣阁小说域名:bqgcn.com

网友热搜关键词:年代年代文快穿七零直播八零六零末世九零女配千金万人迷清穿种田美食重生香江红楼穿书吃瓜咸鱼娱乐圈天灾星际历史公主美人心声秦始皇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