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 第103章 押题

第103章 押题

墨:“嗯,朕用着好。”

⑹想看三六九龄写的《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第103章 押题吗?请记住笔.の趣阁小说.的域名[(bqgcn.com)]⑹㈩来⑹笔.の趣阁小说⑹.の看最新章节.の完整章节⑹

(bqgcn)•(com)

李桐又捧了两个精巧的木盒子放到御前:“总是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想不到姚墨一别多年,也叫人另眼相看了。”

睿元帝松弛了神经问他:“怎么个另眼相看法?”

一锭墨罢了。

李桐下意识地捏起了兰花指:“陛下瞧瞧,姚墨也向陛下献《耕织图》了。”

还是印刻在墨锭上的《耕织图》。

每年的春秋两季各地献上来的《耕织图》多如牛毛,睿元帝早就不稀罕了,只是上朝时偶被群臣提起来,丢一两句老套的说辞,譬如勉励各地“望杏敦耕,瞻蒲劝穑。①”之语,总之,提醒户部监督各府、州、县劝课农桑就是了。

睿元帝饶有兴致地拿起“采棉”墨锭瞧着:“总是见作物蚕桑图的,朕还是头一次见采棉花的。”

“如今我朝棉花之为用,可以织布制衣,可以御寒生暖,是以普通百姓家中无不依赖之,”李桐进言道:“老奴以为棉花之功大于蚕桑了。”

毕竟绫罗绸缎也只有达官贵人才穿得起,而寻常的百姓多以棉布为衣或者制被,棉花才是真正衣被天下之物。

“你说的甚是,”睿元帝又去看“拣练”墨:“这画也雕的好,有生机,这两锭墨,就摆在朕的书案上吧。”

先前摆的那幅《盛世耕织图》看了二十多年,也没什么新意了。

这两锭耕织图墨摆上去,眼睛能稍稍新鲜一些不说,姚墨从来都是嗅来馨,拈来轻,看折子看累了还能把玩一二,还有啊,遇上气人的臣子,他随手掷出去都能打得那人嗷嗷喊娘,可,十分可。

他当即拈起来试了试手感,嗯,也不错。

第二天睿元帝上朝的时候,由于热乎劲儿还没过,因而主动说了叫各处劝课农桑的话,叫群臣炸了窝。

老天垂怜我朝,多少年了,帝心系农耕之事还是破天荒头一遭啊。

盖因睿元帝在位45年了,光年号都换了七个了,但自大历元年开始,他膝下的皇子们明里暗里纷争太子之位不止,朝中世家权臣擅权营私不绝,他则汲汲于一手玩得贼溜的制衡之术,无暇顾及其他了。

每年春秋二季,各地春耕农忙时节,甚至遇上旱涝灾荒的年份,只要大臣中无人提及,睿元帝是绝不会主动过问农桑之事的,一句话都没有。

也正因为睿元帝的心思都花在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上,因此这些年论起天下士子的举业之事,春闱秋闱出题目,各主考官也多挑《不患无位》、《臣侍君以忠》等这类君子修身或者君臣关系为旨意的四书五经中的篇章出题目,鲜少跳出这个圈子。

七月中,夏日长。

这一日下了早朝,睿元帝命户部侍郎谢回到御书房陪他下棋:“谢爱卿啊,你不日就要赴甘州府主考,朕甚是舍不得你离京。”

谢回一离京,内阁大臣逢早朝必吵架,皇子们勾心斗角四处挑事,他烦心的时候都不知找谁出主意分忧了。

“陛下厚爱,叫臣惶恐不已。”谢回立刻跪地叩首。

睿元帝缓缓落下一枚棋子:“甘州的事了了,早日回京陪朕下棋吧。”

谢回谢恩,退出御书房之前,他瞟了一眼御案上各处曾献上来的一幅幅精工巧作的《耕织图》。

几日后,赴甘州之前,他翻了翻《孟子》。

此科秋闱的题目,有了。

……

上林县。

这日县衙忽然贴出告示,大意是说朝廷各部劝课农桑,不准农户春秋两季荒置手里的农田了。

白鹭书院。

“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得知消息,顾世安立刻挥笔在宣纸上写下《孟子·梁惠王下》这句话,不等墨干,他又把纸团起来,捏了捏,掷到了一旁。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第 283 章 完结(二)免费阅读

手机免费阅读地址:第103章 押题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首发网站笔趣阁小说域名:bqgcn.com

网友热搜关键词:年代年代文快穿七零直播八零六零末世九零女配千金万人迷清穿种田美食重生香江红楼穿书吃瓜咸鱼娱乐圈天灾星际历史公主美人心声秦始皇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