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 我用古诗剧透历史[历史直播] > 21. 【纪实诗】杜甫三绝句 诸位看我如何?……

21. 【纪实诗】杜甫三绝句 诸位看我如何?……

所有人都怔住了。

石潭边陷入了怪异的安静,诸位公卿面面相觑,彼此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惊愕。

先是仙人现迹、预知未来;再是父子相残,天家内讧;最后又是太宗现身,欲行废立……今天发生的意外实在太多了,跌宕起伏得就像一场梦。以至于当众人听到那句惊世骇俗的“朕欲另择明君”,一时间竟有些神志恍惚。

“好好好好!”

李亨倒是欣喜若狂、反应快得像一直在等这句话。

他自然而然地把李世民说的“明君”理解成了自己,听到太宗如此高赞,李亨兴奋得无与伦比。

他的脸上骤然腾起赤色的红晕,眼里弥散着醉酒后的潋滟水光。李亨舔了舔嘴唇,假装推拒:“儿臣的意思是,太宗盛誉,儿臣愧不敢当……父皇一代明君,儿臣怎好逾位呢?”

李亨恭敬跪在李隆基身前,意有所指:“父皇英明神武,多谋善断,想必心中自有计较。安史之乱兹事体大,儿臣愿为父皇鞍前马后,让您和贵妃娘娘能够安乐无虞!”

见李隆基冷笑不言,李亨越发殷勤。他膝行几步与李隆基面对面,脸上挂着笑,眼神却似猎食的野狼:“父皇,您觉得如何?”

众人缓过了神,他们眼神复杂地看着李亨,逐渐品出了味。

李亨此举,说得难听些就是逼宫。众人本该上前阻止太子,但想到太宗刚才的话,大家又有所顾虑。

或许是李亨担心自己得位不正、不能服人,又或是他想效仿太宗之事,试图用相似的境地唤起李世民的怜悯。总之,李亨姿态谦卑地跪在地上,苦口婆心地劝说李隆基主动禅位。

李隆基豁然起身,脸上怒气勃发。他自知年老体衰,无法与儿子角力,只好将希冀的目光投向臣子,希望他们能上前帮助自己制服这个不孝子。

可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原本忠心耿耿的臣子们此刻竟都低眉敛目,视若无睹地站在原地。

“封常清!邓景山!韦述……”李隆基一个个点名,可被他点到名字的人不是面露为难就是充耳不闻,以至于李隆基的声音开始不自觉地颤抖,如同即将崩断的丝弦。

他将目光投向最后的郭子仪,李隆基踉跄一步,凄怆道:“郭子仪……郭子仪!”

郭子仪抬眼,细细端详着面容扭曲的李隆基。半晌,他叹了口气,半是安慰半是劝诫地轻声道:“圣人,您累了。”

李隆基不敢置信地倒退一步。

几秒后,他毫无征兆放声大笑:“朕累了?朕累了?”

笑罢,李隆基猛然回身望向石潭,声音愤恨:“太宗,您当真觉得此子堪登大宝?”

李亨一怔,立刻也转向石潭,急切道:“太宗,您刚才也听到了,安史之乱是儿臣在位时平定的!儿臣既能平定战乱,自然也能提前阻止!更何况儿臣年富力强,而父皇只剩十载寿数,若是国祚频变,容易民心不稳啊!”

听到这,一直沉默的李世民冷不丁地开口:“仙人有说,安史之乱是你平定的吗?”

太宗一言,众人顿惊。

水幕只言肃宗756年于灵武即位,却还没说安史之乱何时平定。

“必是儿臣!”李亨不以为然,信誓旦旦:“除非这战乱持续数十载,不然定是在儿臣在位期间平定。自古战乱,逾时十载屈指可数,太宗不必担忧。”

“是吗?”李世民似笑非笑。

与此同时,水幕画面再次变动,月兮占据了主屏幕:

我用古诗剧透历史[历史直播]最新章节56. 【爱国诗】辛弃疾 【二合一……免费阅读

手机免费阅读地址:21. 【纪实诗】杜甫三绝句 诸位看我如何?……

我用古诗剧透历史[历史直播]首发网站笔趣阁小说域名:bqgcn.com

网友热搜关键词:年代年代文快穿七零直播八零六零末世九零女配千金万人迷清穿种田美食重生香江红楼穿书咸鱼吃瓜星际娱乐圈天灾历史公主美人心声秦始皇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