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 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 > 第 43 章 张九龄来信

第 43 章 张九龄来信

七月末,正是伏暑天。艳阳炙烤着整个岭南大地,稻谷在热风吹拂中翻涌着,遥遥望去,宛若起伏的金色海浪。

潮阳县新兴乡的田间,各家各户的农人们戴了笠帽,弯着腰用镰一把一把收割着已经成熟的稻子。稻穗低头,将要成熟的时候,水田里便不会再蓄水了,到乡里收割这几日,田地都差不多干了,挽起裤腿便能落脚进去。

农户们各自在田间忙活一阵儿,趁着倒碗水喝的工夫,有意无意地看向陇间地头,交头接耳起来。

“哎,娘,咱乡里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多差吏呢!”

老妇人顺着儿子的视线瞧去,不远处树荫下,正立着将近二十位县府的胥吏。

她一口气喝光整碗水,借着袖子抹抹嘴,低声催促儿子:“今岁不比往年,县府的差爷们奉李县尹之命特意赶来,就是要看着咱们新兴乡收了‘一丈地’上的稻子,好亲自计量呢!不管咋说,这李县尹都不会害咱们,抓紧干活儿,莫要拖后腿!”

乡民们抽空闲谈这么几句,再干起活来,比往日愈发带劲儿了,恨不得下一秒就能知道,施用县府化肥的稻子产量究竟是多了还是少了?若是少了,县尹准备给他们补粮食还是银钱?若是多了,那可真真是天大的喜事!

新兴乡的耆老被儿子搀扶着,颤颤巍巍也立在陇上。

今日这收割清算,就是从他家开始的。

午后,耆老所在的村舍附近,一丈地的粮都已经收割得差不多了。乡民们自发用拌桶给稻谷脱粒后,便用竹箩筐将稻谷全都装上,交给胥吏开始进行清量。

田间万籁俱寂,只有热风吹在计算的胥吏脸上,使得额间的汗水顺着滴落在竹筐内。

不知过了多久,这人忽而面露狂喜,高声呼喊道:“多了!粮多了!每亩比去年多出足足一石有余!”

底下的乡人们听到这声通报,静了片刻,骤然炸开了锅。

“那要这么算,这施了肥的地岂不是亩产都能奔着四石往上走了!”

“我记得,江南道的富户田庄上,那侍弄得好的良田也才亩产两石三斗吧?大唐境内都没见过亩产四石的!”①

“潮阳县这回要跟着李县尹过上好日子了?!”

田埂间一阵欢呼,连着打瞌睡的胥吏们也精神为之一振。

潮阳县的小吏早就没什么油水可捞了,新县令到任之前,周县丞眼瞅着县衙揭不开锅,差点连他们的月钱都拖欠下来。这回,亲眼见证李县尹与七娘子大显神威,这帮胥吏们都激动地热泪盈眶。

谁家不是过日子啊,胥吏也是人,也操心吃穿用度,养不起妻小高堂,如何为民做事?

这帮流外见识过太多任县令,都是四年任期一满就想方设法地跑了。这还是头一位沉下心从农务入手的县尹。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除过那几个豪奢家安插进来的眼线,其余人似乎都开始对新任县尹期待起来。

有人开口吆喝:

“继续收,收稻挑担,喊号子了——”

“对!加把劲,好让差爷们早些回县府禀报喜讯呐!”

田间一片喜庆,带着希望的幼苗徐徐冲破了冻土,在乡民们心中生根发芽。

*

新兴乡收稻,一丈地大丰收的事情很快在十里八村传颂开。

这年头,百姓们茶余饭后也没几个八卦可聊,除过村头东家长,便是村尾西家短。这几日,各家各户却空前一致地讨论着同一件事——

“听说了吗

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最新章节第 84 章 鱼朝恩?关起来!免费阅读

手机免费阅读地址:第 43 章 张九龄来信

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首发网站笔趣阁小说域名:bqgcn.com

网友热搜关键词:年代年代文快穿七零直播八零六零末世九零女配千金万人迷清穿种田美食重生香江红楼穿书吃瓜咸鱼天灾星际娱乐圈历史公主美人心声秦始皇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