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 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 > 第 161 章 阅卷

第 161 章 阅卷

除非差距实在过于明显。

会试总裁李岱心中微动♻([笔趣*▣阁小说])_[(bqgcn.com)]♻▅来♻笔趣*▣阁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qgcn)•(com), 面上浮起几许好奇之色。

他先看过其余四房选出的试卷,对各房同考的眼光给予积极肯定:“果然都是锦绣文章,大齐又添一批英才。”

而后,李岱才带着淡淡的好奇与期待,翻开《易》房荐卷中放在最上面的试卷。

这一看之下,竟不可自拔。

只看完前两篇《论语》和《孟子》的书义,李岱已是大为惊艳:“妙哉!妙哉!”

“首篇议论雄气奔放,才气汪洋恣肆。次篇则是字字珠玑,气格之高,音律之妙,已登峰造极。前者浑若李白之诗,后者恰似杜甫七律,竟是各有千秋!”

这位昔日的探花郎丝毫不吝啬夸赞,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三篇书义。紧接着,他的目光便黏在试卷上一动不动了。

这本就是谢拾发挥最出彩的两篇之一。拿运动来做比方的话,写前两篇书义的他尚处于热身阶段,作后两篇书义时,谢拾状态最是圆满,正值全力以赴驰骋科场——而这一篇《中庸》的书义,甚至还是谢拾在两篇书义里优中选优最终誊抄出来的。

这一题的完整题目是【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意为明了祭天地的礼节与在宗庙祭祀祖先的道理,治国便如同看自己的手掌一般明白容易。

乍一看祭祀与治国并无关系,实则不然。

只从现实的角度上讲,祭祀并不简单,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轻轻松松主持完成的。

如何修庙、庙中陈列哪些遗器、四时献上何种祭品、钟庙中的神主牌按什么顺序摆放、参与祭祀的所有人如何按照辈分、职位以及爵位的高低来安排,每个人该做什么事……能将这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从头到尾顺利举行完一场祭祀的人,本就不是一般人。至少熟悉礼制,通晓人事,懂得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一旦大而化之,岂不就是治国理政之道?

当然了,谢拾虽是如此想,却知道科场文章若想打动考官,需得选择另一个角度来写。过于“务实”的话,格局就显小了。

于是,他选了另一个角度。

“知所以治神,则知所以治人矣!”此时,李岱已是迫不及待捧起这篇文章,从开篇破题第一句开始,大声诵读了起来。

谢拾此篇文章,核心思想依旧脱胎于张载的《西铭》,想当初他便是依此在福州府现场“演讲”,令无数读书人大受震撼。

这篇文章思路如出一辙,相较于当初反而收敛许多,不曾提及公德私德,然而文采与笔意较之当初反而更胜一筹。此文只从“天地为万物之父母,以天子为宗子,万民皆为同胞”出发,融入儒家的“尊尊亲亲”之思想,从而述尽“仁”之大矣。

——事天如事亲,孝敬祖先父母,爱护兄弟族亲,乃至爱及万民,治理天下岂有难事?

李岱诵完全篇,众皆哑然。

“……”

方才还争得面红耳赤的四房主考官几乎不约而同偃旗息鼓,学起了周烈三人,作老僧入定状。

不争了,不争了,争不过!

一时间,至公堂内鸦雀无声。只听李岱长叹一声:“江山代有才人出,若老夫年轻二十岁与之同场,惟有避让一头矣!”

这一评价已是极高。

须知这位李阁老可不是普通进士,而是探花郎出身,连他都自承二十年前的自己不如谢拾,能让他避让一头的又是什么人?

——榜眼

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最新章节第 181 章 波折免费阅读

手机免费阅读地址:第 161 章 阅卷

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首发网站笔趣阁小说域名:bqgcn.com

网友热搜关键词:年代年代文快穿七零直播八零六零末世九零女配千金万人迷清穿种田美食重生香江红楼穿书吃瓜咸鱼天灾星际娱乐圈历史公主美人心声秦始皇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