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 1635汉风再起 > 第六十二章 人世间(二)

第六十二章 人世间(二)

性命。

▽重庆老Q的作品《1635汉风再起》最新章节由?[笔趣阁+➹小说]?全网首发更新,域名[(bqgcn.com)]▽⑦来▽笔趣阁+➹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bqgcn)•(com)

“怎的如此多的饥民?”伍朝春惊讶地问道。

“我们登岸前来接应你们时,码头上也有数千饥民。不过,被我们的船一股脑装走了。想不到半个月不到,又聚集了如此多的饥民!”岳仲武神色复杂地看着那些冻饿交加的饥民,三年前,他也如同这些饥民一样,饥寒交迫地蜷缩在海州(今连云港市)某处角落,等待死亡。幸运的是,汉洲的移民船来了,救下了他的一条命。

再见到此间情形,他还是希望汉洲,不,是齐国能救下这些挣扎濒死的饥民。

“只有八条船,而且还是小船,估计装不下太多人。”领头的一名水师军官不无遗憾地说道:“来的时候,俺得到命令,先将你们和货物接回去。至于剩下的舱位能装多少人,也就拉多少人吧。未能拉走的人,就看他们谁的命硬,捱过这个冬天……”

岳仲武等人听了,均是默然。天气寒冷,几无吃食,这数万饥民,恐怕大半会在这个冬天悄然死去。

谷鴈“这狗日的老天!……狗日的世道!”伍朝春悲愤得骂道。

“是呀,这贼老天,不给人活路呀!”岳仲武喃喃地说道。阴沉沉的天空,显得整个码头区异常灰暗和阴霾,冷冽的寒风吹过,仿佛是老天想要带走什么似的,卷起地上的垃圾和灰尘,飘向半空。

———————————

1644年1月5日,新淮安,石坝乡。

傍晚时分,大湾村的土坝场上,村长杨广德拿着一本账册就着落日余晖翻看着,脸上呈现出一丝不耐的神情。

“……朱有根,水田十五亩,上月暴雨引发大水,近十亩稻田尽泡水中。嗯,乡上的官人定了,你家免除今年农税六成,另外补贴玉米、高粱等杂粮半年时间,每月五十公斤。”

“村长,发了大水,十亩水田被毁,但剩下的五六亩也无法耕种,为何不尽免农税?”朱有根伸出脑袋去看那账册,生怕村长将上面的文字念错了。

“少说混话!”杨广德一把将朱有根推到一边,瞪着眼睛说道:“虽说你家水田里进了大水,但也未尽毁稻田。如今更是大水退了,难道你还不能再补种一些其他作物?莫要跟我说,你狗日的想偷懒,想弃了今年的收成,靠着乡上的补贴,糊弄自家的肚子!”

“哪能呢!”朱有根陪着笑说道:“家里有了老三,还要多弄些精细粮食喂他们,如何敢偷懒?就是觉得,若是官家能多减免一些农税,或者多补贴一些细粮,那该多好!”

“狗日的,在汉洲住了六七年,居然还看不上官家补贴与你的粗粮了!”杨广德骂道:“要搁在大明,这般情形,别说补贴你粮食,就是该交的农税都要一丝一毫地不得拖欠。你个憨货,别说吃饱肚子,就算能不饿死,那就是你命硬!”

朱有根被村长训斥得有些讪讪的,一时间竟不敢反驳。不过,村长说的也没错,自从来到汉洲,好像还没饿过肚子,最早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吃得玉米、高粱、土豆、红薯等粗粮。后来,随着帝汶岛和威远岛(今新几内亚岛)那边的耕地陆续开发扩大,大量的稻米被运至汉洲本土,民众的口粮也开始逐渐过渡到一半粗粮,一半细粮。

汉洲本土的耕地经过七八年地不断改良和优化,部分靠近河湾谷地的耕地也开始逐渐能种植稻米和小麦等细粮作物,虽然产量不高,但胜在面积广阔,使得建业府等北部地区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不仅已完全实现粮

1635汉风再起最新章节新书《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免费阅读

手机免费阅读地址:第六十二章 人世间(二)

1635汉风再起首发网站笔趣阁小说域名:bqgcn.com

网友热搜关键词:年代年代文快穿七零直播八零六零末世九零女配千金万人迷清穿种田美食重生香江红楼穿书吃瓜咸鱼天灾娱乐圈星际历史公主美人心声秦始皇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