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 第123章 第 123 章

第123章 第 123 章

处,第二年第三年就顺利了。

竹姐儿了然,立马换了一个法子。

她先借官绅里正之口,让农户们知晓棉花为何物,坡地亩产最低多少,又每亩预付了些铜板子,让农户们不必担忧一年颗粒无收。

为了做成棉织造坊,竹姐儿可以先不计较一时得失。

果然,慢慢有大胆的农户前来画押,或直接在自家坡地上种三五亩,或选择开荒试种,既不耽误家中一年的收成,又可另谋一条路子。

与此同时,乔允升派人南下收购棉花,再随商队运回,用于实验纺纱、织布。好手艺是靠练出来的,越练才能越精,棉织造坊里不能断了棉铃。

另一边,几经调整后,杨时月的新式织机愈加完善,她在轨道两端按上了铁质弹片,让飞梭左右穿行更快了几分。

织出来的布不再限于两尺宽,可按需求纺织五尺、乃至十尺宽的布匹。

当然,织得太宽也会影响到织布的速度。

杨时月让张管事在京都城里选了几家木匠铺和铁铺,将新式织机的关键零件拆解,交给几个铺子分头去做,所有部件运回到织造坊里,再组装起来。

按裴少淮的话说——新式织机以后必定会流传出去,也会推广,但不是现在。棉织造坊需要先打出名号来,当了“领头羊” ,才能让棉花在北边尽快铺开种植。

……

正是这些事都在有序进行着,成功在望,不管是三姐,还是妻子,都兴致勃勃,一腔热情,让裴少淮打定主意——要助力朝廷尽快全线开海,准予大庆百姓向外经贸。

先有开海,后有棉纺。

他知道,一旦棉织造坊做成,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知晓棉花、棉布的好处以后,会有更多人跟着种植棉花,这是不可逆的趋势。

新式织机、水力纺车远远不断产出布匹,一个作坊就比得过成千上万户人家,到了那个时候,若还是拘囿于大庆之内,势必会出现与民争利的情况——百姓没了生计没了口粮而生乱。

朝廷不会放由动乱,棉织造坊会成为众矢之的。

届时,不管多么灵巧先进的织机,纺纱多么快的机具,多么省力省时的想法,都会像曾经的水力大纺车一样,被摧毁、被禁用。

一切重归最初——织布重新回归家家户户后院内,慢慢而悠悠,民妇彻夜而织,换杂粮一斗。

只有开海,让大庆百姓都用上新式织机、纺车,把多出来的棉布源源不断销往海外,为百姓谋利,织机上的木轮、木齿才能越转越快。

甚至带动其他东西转起来。

裴少淮不止想织出棉布而已。

夜深了,裴少淮仍在书案前坐着,闭目沉思。

皇帝已知晓开海可丰盈国库,有意开海,却久久难以推行,这便说明其间阻力不小。

此事不易。

……

越到了年关,时日过得越快,一晃眼就要到春节了。

今年是个丰年,大庆各地无灾,京都城里过年的气氛更浓了几分,街上热热闹闹的。

裴秉元、林氏和少津几人仍远在江南,不能回京一同过年,未能全家团聚,使得伯爵府少了几分热闹。

除夕的前一日,皇帝下旨开始休朝过节,百官各自欢欢喜喜归家。

裴少淮回到家时,天还大亮,未到晚膳时候,他直接回到小院里。

房门开着,屋里却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最新章节第256章 全文完结免费阅读

手机免费阅读地址:第123章 第 123 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首发网站笔趣阁小说域名:bqgcn.com

网友热搜关键词:年代年代文快穿七零直播八零六零末世九零女配千金万人迷清穿种田美食重生香江红楼咸鱼吃瓜穿书星际历史娱乐圈天灾公主美人秦始皇心声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