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 大明元辅 > 第279章 平倭(十九)治标治本

第279章 平倭(十九)治标治本

总之,高务实这次全省劝喻之行所到之处,各地匪寨不说夹道欢迎把,差不多也算是望风而降了。

消息传出,莫说河南众官闻之震惊,就算皇帝在京得到消息,也不由得感慨万千,专门发了一道圣旨,很是褒奖了高务实一番,然后又赐予宸翰,书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这八个字出自《论语》,原话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原本多是臣子称赞君上,不过偶尔也可以用来形容首辅。

问题在于高务实并非首辅,他只是当前内阁中资历最浅、排名最末的群辅。皇帝以这句话书为宸翰来赐给他,其意义自然让人忍不住产生各种联想。

言归正传,高务实出巡劝喻之前,先布告全省:“圣天子万分哀恻汝等,寝食不宁,夙夜忧叹,特敕本阁部到此,多方拯救。

凡尔百姓,各有良心,乃迫于饥寒,情出无奈。尔等宜相传说,圣天子九重悯念,遣官赈济,我等小民,何福顶戴?必有咨嗟流涕,焚香顶祝圣天子者。且粥厂散银之法,尔等具闻,必俟麦熟方止。

尔等即时解散,便做良民,若执迷不悟,自有法度,虽悔何及?今日正尔转祸为福之时,悟处便是乐土,迷处便为地狱。始迷终悟,便化地狱为乐土,而须前思祖父,后念子孙,中保身命,莫待后来追悔。”

正式在此之后,高务实又亲自出面教诲,各地山贼土匪们才皆感悟畏惧,纷纷放下兵器各归本土。

如此通过医疗疾疫、赎还子女、掩埋骸骨、散盗禁讼等措施,河南灾情日渐稳定。高务实每次到粥厂巡视时,流民虽得赈济但仍日夜悲啼,有些许流民向高务实哭诉说离乡背井,在外乞食,虽有赈济但情愿归家,只是身无分文,又担心沿途饿死,才不得已继续流落在外,盘踞粥厂。

高务实由此了解到各地灾民极愿归乡,只是没有路费,于是官府开始清查流民,资助还乡,按地远近资助路费。有司开设印信,注明原籍所在,所过州县给银三分,还乡后按票领取赈银,重操旧业。共计送还流民两万三千名。

高务实与布政使巡视各州县,发现各地虽然赈济及时,流民部分复业,但极缺可耕之具,以致满野荒芜,便向布政使问可有处置建议。

布政使道:“按照惯例,灾后由官府向每十户借牛两头,量给种子,审验院业田地给予耕种,优免粮差五年。但如今这牛实在不足,若要官府去买牛,开支又着实太大。

灾荒之年耕牛被饥民宰杀众多,难以按此配给。只能严勘荒芜土地,量给种子,按田地多寡统一分配耕牛。”

高务实说道:“此法很好,可解此困。如一县有牛百只,生息数十年可得子牛千只。为免再有私杀耕牛之事,官府需每年登记,永存民间。广生繁衍,使人有可耕之具,户无不垦之田。”

布政使答道:“正是这样,各地能逐渐恢复耕作,这灾情平复也便指日可待。”于是官府照此实施,以使家徒四壁的的农民暂能重新耕种田地。

然而即便如此,因为牛的总数有限,幼牛也不会一下子就出生长大,因此还是有人无法立刻恢复耕种,成为闲人,衣食无着,于是官府开始施行以工代赈。

在高务实的安排下,全河南开展重修书院、重修城镇、疏通河流、修筑堤坝等工程。这些工程计工募民,每人每天得谷三升,既可灾后重建,也可不误百姓生计,公私两利。

一日,高务实与布政使正率人

大明元辅最新章节第285章 小侯爷(五)免费阅读

手机免费阅读地址:第279章 平倭(十九)治标治本

大明元辅首发网站笔趣阁小说域名:bqgcn.com

网友热搜关键词:年代年代文快穿七零直播八零六零末世九零女配千金万人迷清穿种田美食重生香江红楼穿书吃瓜咸鱼天灾娱乐圈星际历史公主美人心声秦始皇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