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第112章 改元显庆

第112章 改元显庆

永辉六年。

三月。

礼部侍郎院。

风和景丽,花木扶疏。

姜沃从敞开的窗中望出去,就见在院中专注侍弄花草的王神玉。只见他官服外套了一件麻布衣,显然是很有摸鱼经验。

若是一时圣人有召,或是要见其余朝臣,有这样一件外罩衣,就不怕不慎弄脏了官服失了官体。

这几个月来,王老尚书带着姜沃如何忙贡举事,王神玉就如何忙修整院落事。

要不是交代给他的吏部公务,王侍郎都卡着老尚书的标准做完了,王老尚书真的很想像修剪花草一样,把这个不省心的侄子大大修理一番。

此时此刻,姜沃临此春光,在满院清幽花木香气中,于‘金花帖’上端正写下自己的名字。

所谓‘金花帖’,算是朝廷发给考中进士的‘录取通知书’——

时有制,进士登科,朝廷将发‘金花大帖’以做表。

金花帖之所以有此名,是因此帖以官中特制的黄花笺制成。

也只有进士登科时,才有能用一回的荣耀。

金花帖内,是吏部官方认证的进士登科的吉报,又有吏部大印、考官的押字于上。

姜沃作为副知贡举,在留出给王老尚书押字的空白后,在今岁的二十张金花帖上一一写下自己名字。

作为考官写下名字,是有缘故的——

中榜的学子需亲自登门拜访金花帖上所书‘知贡举’,口称门生,拜谢座主。[1]

之后再由座主带着新进士们,前往三省拜见诸位宰相。

将来朝堂相见,便是一段颇深的香火情。

姜沃在一张金花帖上写了名字,合上帖子。

泥金色的封面上写着今岁登科学子的祖籍与姓名。

姜沃带了一抹笑意看着熟悉的名字——并州太原,狄仁杰。

等再见时,姜沃可以称他一声狄探花了。

不过,此探花郎倒不是后世科举第三名的意思。

唐贡举的规矩,进士及第的人里,最年少的两个会被选为‘探花使(郎)’,职如其名,是去替诸进士探园折花的。

狄仁杰,无疑是此番登科进士里最年轻的一个。

姜沃望着满园春光而笑:现在,狄仁杰应该也在帝都哪一处名园中,正在寻花折花吧。

**

春日里草木葳蕤,连着阳光都好似有一层柳叶绿打底一般,显出别样的清亮与生机。

姜沃与崔朝特意调整到了同一日的休沐,带着安安去郊外踏青。

因之前特意给马车窗上装了细木栏,也不怕安安掉出去,姜沃就由着她自己站着,双手抓着栏杆往外看风景。

小孩子兴奋起来,口中就会时不时蹦出几句大人听不懂的话。

姜沃也只是笑眯眯听着,偶尔给安安指一指外头新鲜景,教她认识在家里完全看不到的牛羊(非餐桌上的)。

直到返程的时候,安安困了蜷在她怀里睡过去,姜沃才有空问起崔朝:“骆宾王在国子监如何了?”

姜沃与卢照邻商议过,这一年不令骆宾王参加贡举,而是把他先放到他口中“很看不惯”的国子监里去待两年。

姜沃很直白:“若他连现在的国子监也待不住,朝堂就不必待了。”现在的国子监,可是有崔朝去做六学‘校长’,能够随时照拂他提点他的。

若是骆宾王依旧只有锐才以及对时事的不满书愤,但无与同僚相处保住自己的本事。姜沃就打算只把他放到弘文馆中去做文章。

卢照邻经过那一回螃蟹宴,对此安排也持赞同观点。

崔朝闻此问就笑道:“挺好的,国子监内大儒甚多,他做学问如饥似渴,是个真心好学之人。”

“就是偶尔会与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最新章节第 394 章 番外·现代篇完免费阅读

手机免费阅读地址:第112章 改元显庆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首发网站笔趣阁小说域名:bqgcn.com

网友热搜关键词:年代年代文快穿七零直播八零六零末世九零女配千金万人迷清穿种田美食重生香江红楼穿书吃瓜咸鱼天灾星际娱乐圈历史公主美人心声秦始皇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