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五百一十八章:东宫出阁

第五百一十八章:东宫出阁

不可托于宦官。”

“故臣斗胆谏陛下,当以翰林院,内阁大学士为讲师,教授太子,自蒙学出阁,渐习政务,如此,方能令天下万民安心。”

奏疏写的并不算长,但是沈敬在这本奏疏里面,祭出了一个大杀器,那就是太上皇!

所有人都知道,太上皇的蒙学,就是王振来负责的。

此人本是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在私塾当中教了几年书,然后又通过关系,却县学成了教官,呆了几年之后,不知道怎么想的,就决定入宫成为宦官。

应该说,虽然在科考一道上,王振的天赋不怎么样,但是,在察言观色,心思玲珑方面,他却极为擅长。

所以,在入宫之后,很快就受到了先皇的宠信,后来,被任命为东宫局郎,专门负责服侍太子。

那个时候,东宫尚幼,先皇又事忙,知道王振曾担任县学教官,便命他负责带着太子读书识字。

正因于此,对于太上皇来说,王振有半师之谊。

即便他是宦官之身,而且严格来说,并没有真正教导过太上皇经义政事,但是,在私下里,太上皇依旧坚持称王振为“先生”。

尤其是在张太皇太后死后,即便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太上皇对此也毫不避讳。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王振对太上皇,不仅有从小陪伴的情谊,更算是太上皇的老师。

前者,朝臣们管不了,因为无论如何,太子总是要有人侍奉的,但是后者,却是可以论一论的!

沈敬的观点是,为了避免王振之祸重演,所以打从一开始,就要由翰林院和内阁大学士来负责教导太子。

这个观点,朝中有很多人都支持,毕竟,王振给大家带来的阴影的确太深。

但是,也不是没有反对的人!

沈敬说完之后,礼部仪制司郎中董义便出列,道。

“陛下,臣以为不妥,东宫出阁,乃国之大事,朝廷旧制,出阁开府,备置官僚,息息相关,如今沈大人请出阁而不备府,有违礼制。”

东宫出阁,是一件政治意义极为浓厚的事情。

原因就在于,出阁读书,意味着太子要脱离后宫,搬进独属于自己的宫中,也即是所谓的东宫。

东宫可不仅仅意味着搬了个地方,作为储君所居之处,它不仅具备地理上的意义,更具备着政治上的意义。

东宫属下,设詹事府,左右春坊,以辅太子。

如果说,太子三师和太子三少,是属于虚衔,更多的属于威慑性的力量,负责身正为范,将太子导向正途,但是其实并不具体做事,

那么,詹事府和左右春坊,就是真正独属于太子的政治势力,他们的官衙,就在东宫的旁边,日常的所有事务,他们也基本都会参与。

从礼制的角度而言,出阁意味着要建立东宫,而东宫的建制,本身就是包括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

所以,作为礼部具体负责礼制事宜的董义才会说,出阁而不备府,乃是有违礼制之举。

不过,这原本也不是什么特别能够站得住脚的理由,话音落下,翰林学士萧镃便站出来反驳道。

“出阁而不备府,不过临时举措而已,是为应对东宫开蒙,恐再有王振之事,太子尚幼,若依照旧制备官,则太子不预政务,无非空有其衔而已,实则浪费朝廷人力物力。”

毫无疑问,沈敬的这个提议,受益最

皇兄何故造反?最新章节尾声:东宫之争(三)免费阅读

手机免费阅读地址:第五百一十八章:东宫出阁

皇兄何故造反?首发网站笔趣阁小说域名:bqgcn.com

网友热搜关键词:年代年代文快穿七零直播八零六零末世九零女配千金万人迷清穿种田美食重生香江红楼穿书吃瓜咸鱼娱乐圈天灾星际历史公主美人心声秦始皇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