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 我自桃源来 > 第十二章 湓神庙

第十二章 湓神庙

看。

这本来就是游历的意义。

而在这之前,他已经去过那家泰来典当行,找到了十几年前那个从金子昂三人手中收走了羊脂白玉瓶的李朝奉。

这位朝奉的年纪已经很老了,但是还在这个典当铺中。

束观用了一些道术手段,从他的口中知道了当年的那个玉瓶,早已经被一个外地客人买走了。

卖了五十个银元,赚了十倍的利,也算是一笔不错的生意。

然后束观有些遗憾离开了,要想亲眼看看那个神秘玉瓶几乎是不可能了。

接着他来到了位于湓城城中心之处的湓城庙。

来的路上,他还顺便买了一本湓城的县志。

本来如果不是为了帮四脚蛇讨封,束观根本不会在这座小城停留,也没有去了解这个小城的人文历史的兴趣,他的游历的专注点,是在超凡之事上。

所以此时翻看了这湓城县志之后,才有些诧异地发现,这座看去很不起眼的小城,居然有万年以上的历史了。

而且还是有据可考的历史,至于到底多少年前就有人在这里聚居,却是无人知晓了。

如果这么算起来的话,这座小城的历史甚至可能比荆城的还要久远。

而在传说中,这里的传说是指在有可靠的历史可考之前,反正就是很多很多年之前,有一次大江发洪水,眼看就要把此地淹没之时,江边聚居的人族也眼看要被洪水卷入江中。

就在此时,有一位天神自天而降,挥手间逼退了洪水,救了此处的凡人百姓。

然后此地的凡人,恳请那位天神留此地,因为当时大江隔三差五就会发洪水,居住再次的人族深受其害。

而那位天神答应了凡人们的请求,在此地留了下来。

那位天神自称为湓,这就是湓城这个名称的由来。

如果不是那个羊脂白玉瓶的话,再其他任何一个机会,束观看到湓城县志上,关于湓城这个名称由来的介绍,肯定只会是笑笑而已,只当是后人附会编造的一个传说。

虽然他自己是一个修行者,也知道大华很多地方的地名由来,确实跟前几个元会时代的仙神有关。

但是湓城的这个传说,束观觉得太过不可信,因为哪有什么天神,会这么好商量,被凡人一哀求,就会留下来守护一方。

只是那个神秘玉瓶,以及玉瓶中更加神秘的“金气” 的存在,却让束观一时间无法辨别这个传说的真伪了。

不过那个羊脂白玉瓶也可能是后来其他修行者留在那里的。

所以现在束观站在了湓城的湓神庙之前。

他要亲自来看看,看看这里除了那个羊脂白玉瓶之后,这里还有没有其他能证明那个传说真实性的东西。

湓神庙,就位于湓城码头的旁边,在一处靠近大江的小山坡上。

据说上万年来,这座湓城庙的地址从来没有迁移过,因为传说中那位湓神,自天而降的时候,就落在这座小山之上,然后站在小山上,挥手间让汹涌而来的江水,退回了大江之中,而当时获救的那些凡人,后来就在他所站之处,修建了最初的湓神庙。

当然,束观现在所见的这座湓神庙,早就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一座了。

万年以来,这座湓神庙不知经历了多少次修缮,重建,唯一没变过的,或许只有它所在的地址。

而最近的一次修缮,就是十几年前金子昂记忆中的那一次,所以这湓神庙从外面看去,院墙,砖瓦,大门,匾额看去都相当洁整,不时有三三两两的湓城本地人进出大门,看来平日这湓神庙的香火很是旺盛。

束观站在湓神庙大门之外,并没有马上急着进去,而是先凝目看了看左侧。

在湓神庙所在这座小山的左侧,同样还有一座稍矮些的小山。

然后他又看了下右侧,小山的右侧,是一个盆地,盆地中有一个月牙行的小湖。

而湓神庙大门正对的,就是大江。

湓神庙的后方,是一座峭立的山崖。

束观眉毛轻扬,从怀中掏出了一个黑色的罗盘,将罗盘上标注着八卦方位的小铜片移动了几下,再抬眼看了看四周,眼中神情似有所悟,却又带着几许迷惑。

这风水堪舆之术,他终究是新学,而且那几本走马门的秘册,束观还没有全部学完。

接着束观收起罗盘,走进了大门。

湓神庙虽然香火传承了万年之久,但是却并不算大,进门之后是一面照壁,照壁上刻着“波平水定”四个大字。

绕过照壁,是一个小小的功德院,院子的正中间处就是主殿,主殿两侧各有一片厢房,供来这里上香的香客稍作休息之用,而主殿之后还有几间房屋,是这湓神庙的负责各种杂务的庙祝所居之所。

束观直接迈步走过功德院,走进了那主殿之中。

主殿之内,高高矗立着一座泥凋塑像。

束观抬目望去,接着勐然一怔,很是诧异。

因为这个湓神,原来并不是人。

只见那个湓神之像,人身牛头,额头中间处只有一只独目,身后还有三条尾巴。

这副模样,自然绝不可能是人族。

我自桃源来最新章节第二十八章 就是他!免费阅读

手机免费阅读地址:第十二章 湓神庙

我自桃源来首发网站笔趣阁小说域名:bqgcn.com

网友热搜关键词:年代年代文快穿七零直播八零六零末世九零女配千金万人迷清穿种田美食重生香江红楼咸鱼吃瓜穿书星际历史娱乐圈天灾公主美人秦始皇心声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