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 辉煌三国 > 卷八:刘曹联盟 第二三章 袁术称帝

卷八:刘曹联盟 第二三章 袁术称帝

。也就顺势稍往后延。只等冬季大雪纷飞时刻来临便是袁述“登基” 称帝之机……

在接下来地两月时间里。袁术便在随着日期临近。心潮澎湃不已。而刘晔对此并不知晓。只是如往常一般处理大小事务。教导郭淮与刘协二人中度过。

袁绍当然也没有闲着。在十一月底到十二月中这段时间。他对公孙瓒起了一次试探性质地进攻。可算是再体验了一番勤修工事四年地易京现状。

只通过这次的试探进攻结果。袁绍便在众谋士分析下,得出了自己与公孙瓒相争。虽然他占了绝对优势,但若是在对手的一味固守策略下,也并非是他可以很快拿下的结论。

从另立刘虞为帝不成,袁绍心思里其实与袁术一般,都是有着称帝的打算,但他比其弟袁术强便强在他却是清楚----就算是称帝,却也不能在这时行事……

这是大势问题,无论哪位精明之人都会想到这个结果,袁术若自己不是得到了被喻为“君权象征”的传国玉玺,只怕他同样也是能够想到地。

迷信于得到玉玺便是真命天子,这一点在古时是极为常见的,特别是在乱世之时,有玉玺在手其作用也确实不小,但无论哪位得到玉玺之人,却也下意识地去忽略了,若一样死物便能真正像征永恒的权力,那么最先拥有它的秦始皇、以及后来的汉室,为何会有后来失去天下之局?

对于这一点,无论哪位得到玉玺之人只怕都是同样一个答复----“天择有贤才而任之气运不过,有为仅这些人而已,此时便算是上天重新选择之时”。

当一个人有了自己无论对错却必然会坚持下去之事时,他总会想出信誓旦旦、自认“有理有据”的理由来,这种人无论旁人如何劝说都很难听得进去……

袁术也仅是这类从来不会缺少地一大批人中,一位典型的代表人物而已。

公元月2献帝建安二年春,江北以至于幽州的中原大部份地区都是大雪飞扬,而在这个本应当是“瑞雪兆丰年”的时候,一个突兀其来的消息,却使得刚过完新年的百姓们惊愕以对,以及各地诸侯们的急急应对----

“自董卓进京乱政之后,汉室已名存实亡,最后桓、灵二帝崇信于阉竖,禁锢善类,终至于有此下场!方今天下纷争不休,孤欲以一己之力重新统一中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然名不正则言不顺,得上天护佑,孤得传国玉玺在先,百姓臣下争相支持在后,故愿承天受命,担此重任于肩……”

袁术称天子!

“天子帝”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前面已有过说明:所谓“天子”是为天之嫡长子,整个天下便是上天将其交到天子手中由其管理,这是在商周时期的便已成形地国”概念在那个时代也分别是代表了士大夫以及诸侯地封地帝”的称号则是由秦始皇统一六国而来,此时古人认为居于天下中心地地区已全被一统,统一为国”又与“天下”并合,故而赢政称始皇帝以示其功业之高,而非以前那般依着封建制度,封王以及诸侯于天下。

到了这时,皇帝就是天子,天子同样也是皇帝。这是实际的意义,当然字面上的意思还是不能完全以同一个解释而定论。

所以,袁术因为顾忌于他先后败阵的曹操、刘晔二人,不直称帝号,却间接地以“称天子”行称帝之实,这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相较而言也算有得几分精明。

但无论是直接称帝还是这般曲折的想通过“天子”之名落得个有余地之事,袁术称帝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那么现今摆在诸侯面前的,就是如何去应对此事。

由于刘晔留于洛阳的部属原因,故而曹操与洛阳的朝廷百官们一拍即合,最终敲定一切,使得“天子”愿意迁于兖州治所许县,这已是在一月初之时,刚刚安顿后百官,并且对“天子”执礼极恭的曹操,还未享受到辛苦说服终于“迎奉天子”的好处,却立即得面对这么一件令他难以忍受的“挑衅”。

本就名义上从属于袁术的孙策,却在接到消息后第一时刻便依着前时他与周瑜所商义对策,宣布了与袁术绝交,与其再无瓜葛的意思,这是天下第一个表态的诸侯。

他接到消息最早,有如此结果并不奇怪。

而曹操便成了第二个,他立即请天子布了讨逆令,自己再檄文于天下,就是袁绍处也送去了一份,号召天下共讨“搞分裂”的国贼。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这等大事当然没有妥协可讲!而刘晔也是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立时宣布接受曹操的檄文,并约见于吕布,要其共同参加,与曹操一道结成讨袁主力,共攻于淮南。

有意思的是,孙策也接受了这个檄文……

辉煌三国最新章节卷九:终章 乾坤鼎定 三国并立免费阅读

手机免费阅读地址:卷八:刘曹联盟 第二三章 袁术称帝

辉煌三国首发网站笔趣阁小说域名:bqgcn.com

网友热搜关键词:年代年代文快穿七零直播八零六零末世九零女配千金万人迷清穿种田美食重生香江红楼穿书吃瓜咸鱼天灾星际娱乐圈历史公主美人心声秦始皇无限